雷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7节 大作献妈祖(第2页)

统统都打点好了,开玩笑,东南府的人手和钱财岂是白搭的,什么都要大龙头来做,要其他人做什么!

天津卫极是繁荣,港口桅杆如林,船只如鲫,码头是货物集散地,随处可见货物装卸的场景,脚夫众多,船只往来,河面河岸遥相呼应,繁华十分。

颜常武却有一种悲凉,一旦青军入关,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而且搞不好,就是他颜大少过来捣蛋,把港口给摧毁!

两条商船带了些丝绸、茶叶还有朗姆酒、牛奶糖来,于是叫上脚夫装车运送一些去京城。

些许小事,不用颜常武理会,他带了人马,往海神庙进香。

北上途中颇多风险,夜航的水手们多次遇到狂风巨浪,每次都多亏海神前来相助才幸免于难,而海神,正是妈祖娘娘。

因此,南来北往的渔户船家就在天津海河两岸建立庙宇,称为“天妃宫”,也就是东南府大力推崇的那位,因此颜常武非得进香不可。

他带有唯物主义思想,然而这些年来,他对天妃娘娘的信仰十分虔诚,彻底地脱离了伪信徒的思想,信不信是一回事,他把她老人家当成了一种心灵的寄托,或者是思想的倾听者,好的说给她听,坏的也说给她听。

建于1316年的坐落在大直沽的天妃宫称为“东庙”,建于1326年的坐落在小直沽的天妃宫称为“西庙”,有竹枝词为证:

庙貌权舆泰定中,今年卜得顺帆风;

三岔河口如云舶,都祷灵慈天妃宫。

两座庙颜常武先后去了,最后到了西庙,正殿上天妃娘娘慈眉善目,仪态端祥,凤冠霞帔,颜常武上香祝曰:“愿民众平安,河海安靖!”

机灵的庙祝,见到他们这一行人气宇不凡,当中的青年气场庞大,哪还不拿着功德簿上前请他施舍一二!

“台湾颜常武,捐银百两!”张守云说道,他的部下立即送上早就准备好的银两。

“台湾颜常武!”那庙祝念叨着,突地惊呼道:“金铜童子?!名不虚传啊!”

原来颜常武的名声竟然传到了北方,倒也不是北方什么人都知晓他,但天妃宫的庙祝还是清楚的,盖因“分灵”仪式。

妈祖的信仰有祖庙和分灵,祖庙位于泉州湄州,这天底下的妈祖娘娘都是从祖庙分灵出去,因此对于祖庙的神灵变动有所了解。

这些年以来,随着颜常武强力崛起,加上他用钱喂饱了祖庙,硬生生地将他自己拨高成为半神半人的信仰。

那个庙祝信息灵通,人又机灵,他收下银两,又请颜常武留下墨宝,以作记念。

颜常武想想,他以前作过地图编辑,全国满世界到处跑,还真的来过这座西庙,这西庙有件意思的东西,就当是物归原主吧,否则历史变动,应该不会有的。

“笔墨伺候!”

众人一起看他写字,这些年来,在陈衷纪的压力下(你做老大的你的字应该象样点吧),颜常武的毛笔字有所进步,写出来的字比不过江户幕府的老德川(你连倭人都不如),但至少可以入目了。

“补天娲神,行地母神,大哉乾,至哉坤,千古两般神女;治水禹圣,济川后圣,河之清,海之晏,九州一样圣功”

此作本应为郑瑞麒所作,郑瑞麒字仁国,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嘉庆二十年(1819)进士,官内阁中书,直军机,旋出为九江知府,权广饶九南道兼九江关监督,改庆远知府,太平天国中以坚守庆远并乘间破敌功叙道员,多行德政,有郑菩萨之誉。

在出句中,以女娲补天,天妃司海作比,认为女娲有德于天,天妃有德于地,天妃与女娲一样,堪称千古两位女神。在对句中,作者又把夏朝的大禹治水称圣,妈祖护航利运称圣,使河水澄清,海不扬波,所以,妈祖的功德亦与治水英雄大禹一样可以称为圣贤。

郑瑞麒曾到西庙,留下他的大作,现在嘛,荣誉则归我颜大少了!

大作面世,一下子惊动了许多人,无不交口称赞,那庙祝端的是雷厉风行,立即叫人去找工匠来,即时作楹联,悬挂在正殿上。

从此,天津天妃宫西庙因颜常武这份大作,而盖过东庙,气得东庙眼反反,叹息自己有眼不识泰山!(东庙其实颜常武也布施百两,但那里的庙祝不够机灵)

无限之至尊巫师  女王她肤白貌美  艳杀(,女强年下)  每天致力于让师尊走火入魔  焚心[ABO] 番外完结  沦陷()  无敌武神系统  誓不为后:霸道皇妃嚣张爱  总裁他偏不听[穿书]  穿书后女配每天都在艰难求生  后妃保命准则  娇泥【】  网游之浮生如梦  矛盾体( 半校园)  HP永远都在你身旁  国师大人请自重!  纨绔的宠妻日常  贤内助女王  婚婚来迟,总裁先生太傲娇  囊中锦绣  

热门小说推荐
全职艺术家

全职艺术家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超神宠兽店

超神宠兽店

万订爆款,火爆爽文有一刀斩杀黄金巨龙的低等骷髅种有身怀十大宠兽秘技的看门土狗更有自称为神的打工妹这是一个得到系统开店,在破碎远古培育宠兽的故事。当荣光覆灭,血脉逆流,昔日的存在将再度回归,一切都是毁灭!...

抗战之血肉丛林

抗战之血肉丛林

关于抗战之血肉丛林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座中有圹,名勒丰碑,檩檩大义,昭示来兹。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为了保卫国家出国在缅甸与倭寇决一死战的远征军将士们!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不会忘记,虽然你们曾经被记忆尘封,但是时间也绝不会让你们永远蒙尘!...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