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部分(第2页)

一天,一个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对我说:“你看,我这孩子是个笨蛋,大笨蛋。”我知道,家长所说多少有点玩笑的成分,但是依然令人惊骇。孩子是不是笨蛋,姑且慢说,如果孩子真的不幸成了笨蛋,我看多半也是家长的责任,家长大可不必当着孩子的面羞辱他们,应该找找自己的原因。

有一次,我在中文报纸上看到一篇配发照片的文章,报道一位获奖的优秀女孩,忍不住向女儿推荐。过不多久,女儿去参加一个荣誉学生夏令营,回来后对我说,真巧,她和那位女孩是夏令营的同学。女儿认出她来,对她说,我爸爸非常欣赏你。哪知,这位女孩满腔怨言地说,那都是她妈妈的“Bullshit”( 胡说 )。她说,记者采访时,她妈妈一再“抢答”,加入很多夸张不实之词,她在旁边不好意思插嘴,也不想让妈妈下不了台。报纸对她的极尽赞美,基本来自母亲的“自我介绍”。实际上,母亲平时总是唠唠叨叨的,对她很不满意,给她很大的压力。妈妈的“两面派”表现,换来女儿一连串的totally bullshit( 一派胡言 )的评价,实在可悲。

我曾听说某孩子作文得了什么奖,还有文章发表在报纸杂志上。可是,和孩子一见面,发现这个孩子并没有什么思想,后来才发现,原来很多作品,在发表或参赛之前,都已经得到了父母老师的“指导”,作品根本不代表孩子的思想和水平。

有的家长一手包办,帮孩子搞课题,拿出成果去领奖。也有的孩子写篇小文章,家长老师一起上阵,改得如花似锦之后,再找路子发表。接着,家长和学校又到处张扬,把成绩都归功于孩子。这种方法对孩子的成长实在无益,既有损父母老师在孩子心中的诚信和人格形象,对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自我思考能力和提高学业水平也无益。可叹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似乎还成为“正常化”。

高倩的《西方到东方》一书出版后,有的家长问我,你有没有帮着写?其中多少是你写的?20%?30%?可见,这种想法和做法,在一些人心里很是普遍。

《今日美国报》曾经报道说,不少儿童教育专家主张以“棒极了!”“了不起!”等夸张的赞美来教育孩子,以提高他们的自尊。实际上,即使年幼的孩子,也能分辨出大人言辞的真伪。

过分夸张的赞扬对孩子的培养是有害的,家长“贪得无厌”的过高要求,也会造成不良后果。家长对孩子的成就和表现应以客观的赞扬、准确的批评相结合。我在孩子的童年教育阶段,对她的赞美和批评既不含蓄,也不“两面派”,完全是以我设定的高标准,毫不含糊地表达我的看法。对孩子取得的“成就”和“成功”,给予无保留的赞美;有不足或者没有达到我的期望值,绝对是拉下脸,不绕弯子地狠批。

怎么当“两面派”(2)

有位学生告诉我,很多父母都以为他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实,孩子了解父母要超过父母了解孩子。正如上面说到的,即使年幼的孩子,也能分辨出大人言辞的真伪。同样的,孩子也非常了解大人的思想行为和内心世界。父母的言行时刻影响着孩子,父母的“两面派”做法更是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时不得不当“两面派”,有时不能当“两面派”,怎么当,如何掌握,真得靠家长的智慧和个人修养。家长们一定要认识到,无论你扮演什么角色,都将产生相应的后果。

全家克制爱好(1)

初到美国,我常与电视为伴,对女儿的学习难免造成影响。为了实现她的人生规划,不使计划的系统性遭到干扰,我只有克制爱好,忍痛割爱,“戒”掉了天天看电视的习惯,此后10年间基本不看电视。要成功就要合理使用时间,舍弃爱好。为了孩子,全家都要克制爱好。

1986年我来美国以前,很少有机会看到美国的影视节目,记得像《教父》这样的著名大片还是在外语学习班里,作为内部教学片看的。来美国后,看电视自然成了我的一大享受。

我们都相信,要想了解美国,要提高英语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看电视。刚来美国时,我每晚与电视相伴,当时正热播安吉拉·南斯伯利主演的系列侦探片《书写谋杀》,这个系列片极为罕见地制作了200集,从1984年开始,不间断地播出了近15年。我在来美最初的那一两年间成了这个系列片的俘虏,几乎一集不漏地看下来。

那时我们住的是单卧室带客厅的公寓,电视机和录像机放在客厅里,女儿的书桌放在卧室内,客厅和卧室间只有一道门。只要客厅的电视机一打开,女儿就从卧室里钻了出来。这个片子我是鼓励她看的,因为我认为看侦探片有助思维,能开发智力。那时她虽然只有七八岁,逐渐地已经能够和我讨论分析剧中的案情。和小女一起看电视,还能展开讨论,个中的乐趣真是无以言表。她小时候,我鼓励她长大学法律、当律师,看侦探片对于培养逻辑分析及推理能力很有帮助,就如立志长大当科学家、工程师的,多看科教片、科学家传记一样。

不过,我对电视节目的兴趣不仅在于此,我是什么节目都看,而她显然也是爱好广泛。这就形成了一种局面:只要电视机一打开,卧室的门就像是被遥控似的,跟着自动打开。接着,她从门缝里悄悄钻出来,“没商量”地看起来。虽然看电视并没有很大害处,不过,我对她的人生可是有规划的,对她的时间可是有计划性和系统性安排的呀。所以我总是劝她回到卧室里,回到她的书桌边去。我说:“进去吧,进去做你的事儿去吧。”她总是说:“等一会儿,再等一会儿吧。”催急了,她会退到门边,手掩着门,眼珠子盯着电视机,眼皮都不眨,口里还是说着“再过一会儿,就一会儿啦!”

真是没办法。我知道,只要客厅里的电视机开着,女儿就没有办法集中精神做她的“事儿”。我已经为她规划了让她做不完的事儿。为了让她集中精神,我只能忍痛割爱,舍弃看电视的爱好。

要成事,必须要下决心,有坚忍的自制力!

我毅然决定,除了对她确实有意义的节目,我们大家一起看以外,绝大部分时间家里的电视都不开。实际上,后来可能是一两个星期才开一次。我也逐渐把兴趣转到读报纸和杂志上来。

这样的规矩一直持续了两三年,直到我母亲从中国来看望我们时才打破。我们相聚在美国,一家子过得很温馨,我也把给女儿安排的所有“事儿”都暂停了。

高倩对奶奶的感情非常深,虽然5岁来到美国,5年过去,她对奶奶的依恋不变。我想,这除了她继承了我的多愁善感和浪漫温情以外,和她读过很多高雅的经典名著有关。我相信名著对人的情操和人品的熏陶作用。

奶奶来到美国,白天一人闷在家里,到了晚上,一家子边吃饭边聊天。女儿是核心人物,聊起来没个完,一顿饭常常吃上两个钟头。

吃完了饭,再接着聊,她还喜欢拿奶奶开心,把奶奶当小孩子逗着玩。到了晚上八九点,往录像机里装入一盘连续剧,全家乐融融地围着电视机看起来。高倩从小精神就特别足,晚上故意和奶奶挤在一张单人沙发上,一看就是好几集,过半夜才睡觉。

没过多久,我母亲开始不安起来,她总是对我们说,她来了以后把我们的生活全搅乱了,特别是影响了高倩,让她没法安心学习。我母亲望孙女成凤之心比我更切。她不安和内疚的心情与日俱增,每天都唠叨着:“不行,不行,我得回去( 中国 ),我在这儿对倩倩影响太大了,我在这儿,她什么事儿都做不成。”她也知道,孙女有很多“事儿”要做。

我母亲因为担心对高倩的学习造成影响,加之挂念还留在国内的我的父亲,在美国只住了一个多月就执意要走。她一再说:“只有我回去了,倩倩才能静下心来,过正常的生活,好好做她该做的 ‘事儿’。”

我母亲是个思维清晰、深明大义的人,很多对孩子教育非常挂心的父母都没能像她那样,保持理智的头脑,明白为了子孙自己该作什么样的牺牲。

奶奶走后,我们的电视机就再没有开起来过,我在此后的多

蝶月恋心  女人的资本ii:职业女性的十一种生存智慧  富爸爸穷爸爸实践篇  [荐]亦舒经典语录(精)_我的最爱  李宗吾讽刺幽默文集:厚黑随笔  [成功]饱含奇谋妙计的职场启示录:谋生记  天下是给出来的  外遇进行时 作者:方刚  影响力  包容的智慧  抗日之铁血狼群  [励志]大智若愚的人生修为:低调  中华泪  大汉骠骑  倾世雨乱  抗日之涅磐再生  当空瓶子有了梦想  那年后我们不再是朋友  生存智慧--工作与金钱  秦城冷月:江青被捕后秘闻  

热门小说推荐
琴帝

琴帝

九叠琴音震寰宇,谁敢闻言不识君?七色魔法代等级,雄雄揭大幕。琴之帝王,给这片大陆带来翻天覆地的改革。伴随着旷古绝今的赤子琴心的出现,一代琴魔法师,在碧空海之中悄然诞生。这将是一个单纯的少年,逐渐成为琴中帝王的故事,开创音乐魔法的先河,颠覆以往的设定,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等级将成为所有武技和魔法衡量的标准。原本仅仅是...

误入帝心:娇软美人被宠冠后宫

误入帝心:娇软美人被宠冠后宫

论穿越到甜宠文大结局后是一种什么体验?姜澜雪表示,这金手指压根没用。原身入宫三月,却从未见过宣宁帝,因此,后宫嫔妃压根没将她放在眼里。不曾想姜澜雪穿越第一日就被召侍寝了,对此,众人依旧摇摇头表示不用担心。哪知接下来一连三日,宣宁帝都流连在姜澜雪的清光殿中。对此,众人表示,这不可能,肯定是因为齐王妃的缘故,陛下定然是...

我家娘子乖巧,一掌呼飞全城老少

我家娘子乖巧,一掌呼飞全城老少

战火纷飞的西域,封小侯爷浑身血污从前线下来,伤痕累累。眉目娇软的小姑娘默默不说话,只是看着浑身是伤的少年啪嗒啪嗒掉眼泪,俊美张扬,惊才绝艳的少年哭笑不得,粗粝的指腹给她抹泪,宝贝儿,别哭,小爷没事儿!小姑娘点点头,然后委屈的擦着泪,趁封小侯爷休憩的时候排兵布阵,一举拿下了西域。国子监人骚嘴贱封小侯爷×身份神秘软...

下山第一天就撞鬼

下山第一天就撞鬼

时锦从小长在白云观,十五岁时跟随萧家家主萧鹤川回京。二十二岁的萧鹤川看着面前娇娇小小的小孩儿你跟着行远叫我爸爸也可以。眼底毫无波澜的时锦你要是觉得你七岁的时候能生下我,我是不介意叫你爹的。萧鹤川二十五岁的萧鹤川面对出落的亭亭玉立的时锦锦锦时锦爹爹萧鹤川卒...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